东北讲武堂历史文化网-抗战历史档案数据库
东北讲武堂历史文化网 黄埔军校 查看内容

黄埔军校

您现在的位置:  >> 黄埔军校 >> 黄埔军校

生在贵州,死在河南,侗族抗战忠烈回家

2022-5-10 13:58| 发布者: 明月江客| 查看: 5765| 评论: 0

“陈诗伯是你什么人?”


“他是我大爷爷,是我爷爷的亲哥哥”


对方接着又问:”他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吗?”


“是的,我大爷爷是黄埔军校毕业的!”


“终于找到你们了!”对方长舒了一口气,说到。


2020年4月,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石洞镇的陈显泽接到一位陌生人打来的电话。


接到电话的陈显泽,十分的惊讶,仿佛是梦中,居然有人打听大爷爷的情况,大爷爷早已经牺牲在抗日战场70多年了,怎么会有人打听他的消息?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河南淅川县,荆紫关镇,贾铁军(网名:古镇香橼树)是当地卫生院的一名医生,也是一名文史爱好者。


贾铁军对当地的抗战历史颇有研究,他了解到国民革命军暂编62师抗战时期曾经驻防过荆紫关镇,留下了众多的故事和传说。这其中就有暂编62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的故事。


抗战胜利后,暂编62师师长鲍汝澧将军在淅川县荆紫关镇修建了暂编62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并题写了碑文。


在碑文中,鲍汝澧将军回顾了暂编62师的抗战历史,并指出:“一页光荣历史皆我二千五百阵亡官兵鲜血头颅所造成,至于东门副团长缪曾,陈营长诗伯奋臂前驱,率部三百余与郑州孤城共殉,邱营长经纬、范连长挺超预书嘱于所属部连,为保守雷峰垭阵地固若金汤,革命精神更须以发扬光大。”


70年风云变幻,这座记录着暂编62师光荣抗战历史的纪念碑被人为破坏,早已荡然无存,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牢记历史,缅怀抗战英烈,贾铁军和当地志愿者、爱心人士,一起发起募捐活动,重修了暂编62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亭、纪念碑。


对于鲍汝澧师长在碑文中提到名字的几位英烈,贾铁军一直在寻找着他们的后代。


2016年,邱经纬营长的侄子邱发东在网络上看到贾铁军他们重修暂编62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亭的事迹,2017年9月,邱营长的小女儿邱柳英从广东梅州老家,不远千里来到来到河南,来到淅川荆紫关镇,来到父亲牺牲的地方,祭拜为国捐躯的父亲。

邱经纬营长的女儿祭拜父亲


73年了,女儿终于来到父亲的墓前,用家乡客家话呼唤着父亲,那撕心裂肺的恸哭,闻者无不动容!


邱经纬营长的女儿前来祭拜后,更加坚定了贾铁军寻找其它几位英烈后人的决心。


2020年,贾铁军向笔者求助,希望能找到鲍汝澧师长撰写碑文中提到的其它几位殉国英烈的资料。


经过一番查找,笔者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官训练班第四期生活录》上找到了陈诗伯营长的照片,一张英俊帅气的脸庞出现在笔者眼前。


照片下面记录着通讯地址:


陈诗伯  希陆  三三  贵州天柱   本县正街甘宗趾转交汉寨场


有了地址,就有了希望。根据笔者多年的黄埔查询经验,像这种比较有确切地址的,找到亲人的可能性非常大。


闻风而动,笔者立即邀请贵州黔东南州志愿者,天柱县志愿者,天柱县文史研究者,河南志愿者及相关爱心人士,组建了一个名为“寻找陈诗伯营长”的微信群。


看到抗战英烈英俊帅气的照片,了解到英烈的英雄事迹,黔东南州志愿者和天柱县志愿者表示一定尽最大的努力,找到英烈的后人!


经过讨论后大家决定寻找分两个方向,一是寻找地址里面的甘宗趾,二是寻找地址里面的汉寨场。


几天以后,地址里面记录的甘宗趾浮出了水面,原来他是民国时期天柱县的首富,当志愿者联系上他的孙子,他孙子表示那应该是祖父那一辈的朋友,但是他们对这些一无所知,这条线索就此中断。


很快,大家又了解到,天柱县有个汉寨村,属于现在的石洞镇,而石洞镇场镇所在地,民国时期就是叫做汉寨场。


天柱县文史爱好者陈晨先生,发动亲戚朋友,四处打听,经过一番周折,联系上了家住天柱县石洞镇上的陈显泽,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有心人,天不负,历时十天,众人协力,侗族抗战英烈后人终于见到先辈遗照!


收到照片后,陈显泽第一时间把照片洗出来,告诉了老父亲陈书炎,牺牲在抗日战场的大爷爷有消息了。


81岁高龄的陈书炎是陈诗伯营长的亲侄子,1944年陈诗伯营长在河南郑州壮烈殉国时,陈书炎才5岁,他对大伯的信息知道得非常少。大伯与留在家乡的婶娘结婚后,没有留下一男半女,他们侄子辈就是大伯最亲的亲人了。

陈书炎老人手捧大伯的照片


婶娘生前待他视若己出,也一直不相信丈夫已经牺牲,盼望着奇迹,盼望着丈夫能平安归来,望眼欲穿,但奇迹终究没有出现,婶娘带着无尽的泪水离开了人世!


谁曾想,这一等,就是76年。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陈书炎曾经前往河南寻找大伯的下落,然而茫茫人海,没有任何线索,他只能失望而归!


家里也没有保存下来大伯的照片,对大伯的记忆也只能是每年的农历七月的中元节写包时,写上大伯的名字。袅袅青烟,是亲人无尽的思念!


如今,找到了大伯的照片,知道了大伯的牺牲地,更知道有爱心人士修建了大伯的纪念碑,陈书炎老人多年的寻找和等待终于有了结果。


一段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烽火记忆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陈诗伯,字希陆,1904年出生于贵州省天柱县汉寨场(今贵州天柱县石洞镇)一个侗族家庭,是九个兄弟姊妹中的大哥,父亲省吃俭用供他读书,1935年考入黄埔军校洛阳分校第四期,1936年7月毕业。抗战爆发后,率部多次与日寇激战。


1944年4月,豫中会战爆发,陈诗伯时任暂编第1旅第1团少校营长,率部300余众与友军奉命防守郑州城。


4月18、19日,日寇分别由中牟和黄河南岸桥头堡阵地向中国守军阵地发起进攻。由泛东挺进军第四纵队改编而成的暂编第一旅一团的一个营奉命固守郑州车站,4月19日黎明,突然遭到日寇精锐部队远程偷袭的守卫官兵与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战斗。


敌于20日经南曹、七里沿围攻郑州,当即为我守军第110师所击退,其主力西移至卧龙岗附近,复为我军阻击,损失綦重,旋敌又与到达包河桥之援军会合,并以陆空联合态势,与我激战终日,虽数度冲入市区,均为我军击退,至21日,敌复以飞机二十余架轰炸扫射,集结主力再犯,城防工事被毁殆尽,我军与敌逐屋肉搏争夺。陈诗伯营长身先士卒,率部反复冲杀,多次击退日军的疯狂进攻。


激战至21日下午三时,固守官兵再次遭遇增援日寇的进攻,暂1旅1团营长陈诗伯作战中身受重伤不治,壮烈殉国,三百余部属及与之协助作战的110师330团加强连也在花园一带阻击日寇时陷入包围,全部壮烈牺牲,与孤城郑州共殉!


生在贵州,死在河南!侗家儿女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证明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走在郑州这座中原名城的街头,不知道会不有人记得,76年前曾经有一位来自贵州的侗家子弟,把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奉献给了郑州,为保卫郑州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长眠于中原大地之上!


郑州失陷后,暂编第1旅担负敌后游击、破袭任务,转战于郑州、荥阳、密县、禹州等山区,长达四个多月。1944年冬,暂编第1旅开赴河南淅川县,扩编为暂编第62师,隶属于陆军第89军,暂编第1旅旅长鲍汝澧升任暂编第62师师长。扩编后,暂编62师在淅川积极整训部队,修筑工事,以防备日军的再次入侵。


1945年3月,豫西鄂北会战爆发,暂编62师奉命参战。


豫西战场方面,日军110师团、战车第3师团一部,兵锋直指西峡口。暂编62师与在淅川县愁斯岭、清风岭、鹰爪山、五台岭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攻防战,极大的牵制了日军。1945年6月13日,暂编62师1团1营营长邱经纬在五台岭战斗中壮烈殉国。


豫西鄂北会战结束后,暂编62师驻防淅川县荆紫关镇。不久以后,暂编62师在荆紫关迎来了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的伟大时刻。


1945年10月,完成了抗战使命的暂编62师奉命撤编,鲍汝澧师长感念全师官兵的牺牲奉献,为辨忠贞而励来者,在淅川县荆紫关镇马王庙附近修建了八十九军暂编六十二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鲍汝澧师长亲撰碑文,碑文如下:


          八十九军暂编六十二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朔自七七事变,抗战军兴,奋斗八年,终获胜利,此固我委员长蒋之英明领导,全体军民之坚持苦撑,然而本师将士之效力疆场,忠勇奋发,甚至上下共矢,壮烈牺牲,亦实有足述者,当在本师前身之游击第三纵队时代,经淮阴、柘鹿渚役,阻敌于汜东。及历挺进第四纵队,改编暂一旅参加中原会战,固守郑州,与陆空优势之敌苦战三昼夜,前仆后继,血肉纷飞。岂止黄水已为毁,实并名城而尽赭。旋复担任敌后工作,转战郑、荥、密,禹山区达四月,去冬移淅编师,奉筑工事,迨今春敌复蠢动演成豫西南大会战,本师为达成确保荆紫关战略据点,巩固我陕鄂门户之任务计,首先竟日迎击步骑炮联合之敌三千余于愁斯岭,一棒当头,打击严重,不得不避坚运行继而五个月,阻止敌主力于磨峪湾,肉搏冲杀,战呈拉锯,使之未敢越雷池一步。屏藩秦岭,锁钥汉江,终使敌西侵企图根本粉碎。但能建斯奇功伟纤者,亦多得力于浙川绅民、地方团队有形无形之协助与支援,最难忘者追逐堵截于丹淅三角地带时,地方父老箪食壶浆,济我饥军;攻击清风岭酣战之际,附近居民聚集火线山头鼓掌助威,争夺攀爬,当结束之顷,妇媪捧持香檀,哭祭奠我殉职官兵之灵前,戚之如丧家人,此种军民情肠,精诚团结之表现,凡有见闻,无不痛叹,开抗战以来之新纪元。总计本师转战五年,历经战役一百八十次,旋获战果,深博好评,一页光荣历史皆我二千五百阵亡官兵鲜血头颅所造成,至于东门副团长缪曾、陈营长诗伯奋臂前驱,率部三百余与郑州孤城共殉,邱营长经纬、范连长挺超预书嘱于所属部连,为保守雷峰垭阵地固若金汤,革命精神更须以发扬光大。呜呼,魂之忠烈可歌可泣,成功成仁是矜是式!灼当敌寇投降,山河光复,不有表记何以辨忠贞而励来者?爱书慷慨勤奋崇,竖白塔同尽千古!
 

                                                     陆军暂编第六十二师少将师长鲍汝澧谨志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十月十日


诚如鲍汝澧将军在碑文中所述,一页光荣历史,皆我两千五百阵亡官兵鲜血头颅造成。我们可以推而广之,来之不易的抗战胜利,也是近两百万阵亡将士的鲜血头颅所铸成!


忠魂不朽,英烈千秋!


最后,衷心的感谢为此事付出的河南志愿者,贵州志愿者!


如有想查找先辈资料的抗战后人,可以联系作者微信号:tx625529003


   

© 2013-2022 Cmgw Inc. GMT+8, 2025-1-15 12: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