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讲武堂历史文化网-抗战历史档案数据库

军政公报 电子版

您现在的位置:  >> 公报命令 >> 军政公报 电子版

东北军迫击炮(四)-东北讲武堂

2021-12-29 16:0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043| 评论: 0|原作者: 版主2

东北军迫击炮四
在九一八事变中,日军除了占领了辽宁迫击炮厂,攫取了大量成品的迫击炮和炮弹,并抢去了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民生汽车的生产线之外,还抢去了大量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以及半成品。
[attach]12614[/attach]



除此以外,日军还在北大营、卫队统带部、东三省兵工厂等地,同样缴获了许多迫击炮和炮弹,其中甚至还包括数千发燃烧弹和化学炮弹。
一、迫击炮厂被日军抢去各种厂房设备和原材料
辽宁迫击炮厂被日军占领后,除了库存的成品迫击炮以外,还损失了大量的厂房设备和原材料。其中主要有:
[attach]12615[/attach]



1.各种火药共6种,价值65万元。
当年同样位于沈阳的东三省兵工厂有附属的火药厂,东北军已经完成了火药的自给自足。其中无烟火药厂最初月产2吨,九一八前已增至20吨。装药一开始月产15吨,九一八前已经增至每月140吨。辽宁迫击炮厂的这些库存火药,应该是给自己的迫击炮准备的发射药和装药。另外当时东北军的迫击炮除了普通榴弹,已经开始自己生产燃烧弹。
2.制造材料800种,价值35万元。
这是制作迫击炮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居然有800种之多倒是很出人意料。由此可见,当时辽宁迫击炮厂确实规模很大。
3.总分仓库和各类仓库9所,价值160万元。厂房两座,价值10万元。
这没什么可说的,厂房仓库自然都白给日本人了。后来这些都被关东军给了同和汽车株式会社,拿来生产“丰田G1”卡车了。
4.动力和工作机器650部,价值180万元。
机器多达650部,由此也可以看出该厂规模很大。要知道1929时该厂还只有工人990人,金属切削机床298部、锻压设备14部,到1931年居然发展到650部。所以当时的辽宁迫击炮厂压根就没有压缩规模,反而是有所扩大的。某些人所谓东北易帜以后,张学良就压缩了兵工生产的说法完全就是无稽之谈。当时张学良野心很大,他在中原大战前后特别是九一八以前,是大力扩张自己的军工能力,准备扩军备战一统天下的。
5.工具和理化仪器1000多种,价值12万元。
机器35部,价值20万元。
工具规矩,50种价值7000元。
这是各种辅助生产工具和设备,除了证明该厂规模很大设备齐全,也没什么可说的。
6.汽车48辆价值22万元
这是生产用的汽车。当时的东北汽车很多,如东北军北大营第七旅的旅长王以哲就有一辆小汽车,并且天天开着它上下班——而且是每天只有上午上半天班,下午和晚上都不在军营。辽宁迫击炮厂当时也已经实现了汽车自由,主要人员往来、运输原材料和成品等工作,已经全部都用汽车运输了。
二、迫击炮厂的未完成迫击炮和炮管
当时辽宁迫击炮厂还有不少未完成的迫击炮、炮弹和炮管库存:
[attach]12616[/attach]



1.半成品的80毫米炮60门,价值9万元。
当时辽宁迫击炮厂成品库存很多,已经足够满足东北军需要,因此半成品的80迫并不多。
2.半成品的150毫米迫击炮10门价值4万元。
原因同上,当时辽宁迫击炮厂正在转产民品,迫击炮生产线处于半停产状态,半成品的150迫击炮只有10门。
3.80毫米迫击炮的炮管荒料700只,共56,000元。
这是已经制成的迫击炮炮管,每根价值56000/700=80元,只占450元的总成本的五分之一强。这主要是因为,虽然迫击炮本来的最大难度是制作无缝钢管,但是当时东北军已经通过引进3.5吨电炉,初步解决了炮管钢的制造问题,所以迫击炮管比较便宜。在九一八以前,东北军通过国产电炉炼钢,已经解决了国产迫击炮管、铣钢炮弹的自制,而且试制100榴弹炮管的工作也已经取得了成功。
4.150毫米迫击炮炮管荒料50只,价值25,000元。
150重迫击炮炮管每根价值25000/50=500元,占全炮生产成本1750元的三分之一强。
5.半成品的80毫米炮弹10万发,价值22万元。
80毫米迫击炮弹半成品220000/100000=2.2元每发,相对于整发炮弹的9元,应该说是很便宜了。这也再一次验证了前面的0.9元成本是少算了一个零。
6.半成品的150毫米炮弹5000发,价值5万元。
每发半成品150炮弹仅计算了10元。而制成品150弹是35-38元。
除此之外,日军在辽宁迫击炮厂还缴获了现金459,600元——这就有点太不像话了!别的不说,这厂子来不及破坏也就罢了,这现金都来不及带走,未免也太说不过去了一点吧?
合计九一八事变当天,辽宁迫击炮厂共损失各种财物价值约893万3669元。
其中成品迫击炮36+27+49+312+1635+242+2=2303门。
另有炮管750,未完成炮70,合计损失迫击炮2303+750+70=3123门。
另有工厂用汽车48辆,国产民生卡车45辆(其中未完成品43辆)。
三、北大营第七旅损失的迫击炮
[attach]12617[/attach]



当时除了在辽宁迫击炮厂以外,东北军还在其他地方损失了不少迫击炮。其中最主要的是在北大营第七旅驻地损失的,其中包括:
  
损失装轮150重迫击炮4门(满编是6门,其余两门不知下落),炮弹2923发。
损失80迫击炮14门(满编是18门,其余4门应该是被第七旅余部带走了),炮弹3216发。

这北大营第七旅原来是东北陆军步兵第一旅,属于当时东北边防军现役约28个旅中装备最好的部队之一。在全军统一番号后,改称陆军独立步兵第七旅,其中原第十七团,改为六一九团;原三十七团,改为六二○团;原七十九团,改为六二一团。
1.按照东北军的编制,当时的国防旅直属部队有:
  
(1)特务连,该连为旅部卫队,全部装备最新式的手提机枪(即冲锋枪)——该枪由天津大沽兵工厂和青岛铁工厂生产,原型是仿制德制MP18/28冲锋枪,东北军将其改为发射7.63毛瑟手枪弹,并把弹匣由侧置改为下置,大大改善了人机功效。
(2)骑兵连,每连下辖4个排,设少校连长1人,上尉排长1人,中尉排长2人,少尉排长1人。少尉连附2人,准尉司务长1人,全连官兵182名。装备七九骑枪。
(3)重迫击炮连,装备150毫米口径重迫击炮6门。从前文损失来看,当时的第七旅已经装备了最新的辽16式装轮重迫击炮。
(4)通讯连,拥有全套的有线和无线通讯设备。当时的东北军已经率先实现了旅级无线电通信。
(5)在编制之外还临时配属战车队1个,拥有轻型坦克12辆。(这是国内唯一的旅属装甲车部队,在东北军也只是独立第七旅有,其他部队没有)。

2.下午和晚上不在营的指挥官
时任第七旅旅长是王以哲,因为深受信任,张学良给了他一个地号(在商埠地现在的三经路附近),他自己盖了一栋小楼房。这时王以哲已经有了一部“必克”(美国别克)牌的汽车,每天8时由家乘车到旅部上班。
[attach]12618[/attach]



到旅部10分钟后,各处处长手持卷宗,纷纷到办公厅汇合。先做口头汇报,然后把卷宗由秘书收集到他的办公桌上亲自批阅。遇有不清楚的地方,就用电话找主管人员当面谈。午饭后,稍事休息,即乘车回城,进行社会联系,交际一些名流学者。
当时每天随他坐汽车的有上尉参谋关荣印、少尉随从副官张长友、司机王国瑞(领上尉饷不佩军阶)。上尉参谋挟皮包,内中除了待办的公文外,就是《曾文正公家书》、《曾胡治兵语录》、《戚继光兵法》和《资治通鉴》等书,准备在车上随时阅读。这种重要军官不住营,平时像公司职员一样按时上下班的做法,很容易被敌人抓住机会突袭。
3.九一八事变当天的北大营第七旅。
[attach]12619[/attach]



9月18号晚上,王以哲旅长当时是在同泽俱乐部,出席军界主办的水灾筹赈会后。大约晚上10点多,所部报告日军包围营房,形势极其紧张。王旅长当即分电各长官,并以电话报告张副总司令请示。得到参谋长荣臻回复的命令——不抵抗!
当日军围攻时,我东北军第7旅多半还在梦中,而且事前因为要避免与日军冲突,所有枪械全部封存在库房。因此日军以大炮机枪任意轰炸扫射,第七旅不少官兵死伤。战死者中有军官5名,士兵144名,另有1名军官、172名士兵负伤。
[attach]12620[/attach]



因为日军炮火猛烈,不得已第七旅无抵抗总退却,集中到城东六十里处待命,9月19日凌晨4点被日军完全占领北大营。王以哲旅长于19日下午4点多,微服从小东门出城与所部会合,一路向东行进,沿途都有日本飞机跟踪追寻,因山道蜿蜒没有被敌人发现,到朝阳镇附近的哈达堡应需越过南满铁路,方可折向西行,乃先遣先锋在朝阳分电吉林长春,佯称第七旅准备晚上开赴吉林。
[attach]12621[/attach]



当时的吉林守军已经被日军完全渗透,以熙恰为首的满清遗老遗少已经准备投降日军,因此立刻将这一消息报告给日军。日方闻讯大为恐慌,纷纷把沿线军队抽调赶赴吉林。第七旅乘此机会,安然越过铁路,渡辽河而至山城子,全部到锦州集合后赴平绥线驻防。
四、卫队统带部损失的迫击炮
该部是张学良将军的卫队,占用了61团番号,当时正在扩编为卫队旅。该部下辖3个营,其中第三营为卫队营(由张作霖卫队团缩编而成,主要职责是守卫帅府)。另有直属的骑兵连和手枪队。
[attach]12622[/attach]



其手枪队是负责张学良外出警戒和东陵别墅警戒的,人人装备精良,一般每个人有三支枪:大沽厂马匣子一支、大沽厂大镜面匣子一支,护身的枪牌撸子一支,近战火力在当时的国内首屈一指。除装备好以外,该手枪队待遇也十分优厚,其士兵待遇为一级月20元,二级15元,三级12元,相比普通士兵的每人7元左右可以说是双薪了。
九一八事变时,该手枪队随张学良将军在北平。下辖的三个营和团直属队在沈阳,计有:
  
1.一个重机枪连,装备马克沁重机枪12挺。
2.一个曲射炮连,装备80中型迫击炮6门。
3.一个平射炮连,装备辽14年式37毫米平射炮4门。
4.一个通信排

因为卫队统带部只是团级,没有旅属的150重型迫击炮,只有团属80迫击炮连。九一八事变时该部损失80迫击炮5门(缺少一门),炮弹1122发,空包弹50发。
五、东三省兵工厂仓库
9月18号晚上11:00,在攻击北大营第七旅驻地约1个多小时后,日军由日本站开始向大东边门外兵工厂发炮,每10分钟一发,共发射150毫米的榴弹炮弹22发,不过大概是为了怕引爆兵工厂的易燃物品,这些炮弹均未命中。
[attach]12623[/attach]



至9月19日上午10点日军占领省城后,由坪田大尉率领第二十九联队一部占领了兵工厂,并枪杀了守厂卫兵40多人。厂内的重要设备被日军完全运走,文件印信等等均被日军掠去。该厂被占领后,日军更在厂子四周掩埋了地雷。
日军在该厂抢去了海量的军械和机器设备,其中的迫击炮和炮弹有:
  
乙字迫击炮1门
丙字迫击炮1门
丁字迫击炮1门
迫击炮24门
乙字燃烧迫击炮弹1478发。
丙字燃烧迫击炮弹162发。
乙字化学迫击炮弹730发。
丙字化学迫击炮弹1386发。
丁字化学炮弹100发。

由此可见东三省兵工厂虽然规模巨大,但是迫击炮并非其主业,所以只是保留了少许迫击炮作为样品。所谓乙字、丙字、丁字迫击炮,无非是辽宁迫击炮厂的80.150迫击炮的各种型号而已,无须深究。不过该厂库存的迫击炮弹,全部是燃烧弹和化学弹等特种炮弹,这也是一大特色。特别是这里面有高达2216发的化学毒气弹,不知是沈阳厂自产的,还是进口的,还需要进一步研判。
终上所述,在九一八事变当天,东北军共损失成品迫击炮2363门,未完成迫击炮820门,合计3183门。各型迫击炮弹488014发!另有未完成的半成品炮弹105000发!
[attach]12624[/attach]



如此数量惊人的迫击炮和炮弹,已经足够装备3183/24=132个德式师!而这近50万发的迫击炮弹,更是一笔数量惊人的财富。这些炮弹如果能在九一八时期就落到日军头上,对于那一万多“独走”的关东军将是致命的,甚至可能会改写整个抗战史。
可惜的是,历史是无法假设的。
勿忘国耻,治史铭记!
参考资料:
《中国近代生活史》
《张学良传》
《九一八国难痛史》
《日满自动车会社设立要纲案》
《中国近代兵工史》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
《同和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法》
《关于满洲国自动车及自动车关系工业的考察》

来源:网易网

© 2013-2022 Cmgw Inc. GMT+8, 2025-1-15 22: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