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文史
八十年追寻,抗战殉国的曾祖父身影仿佛就在眼前,几乎伸手可及 ...
2022-5-10 15:37| 发布者: 明月江客| 查看: 6293| 评论: 0
明月江客按:
他叫毕福昌,是我的曾祖父,1911年出生在一个富裕的耕读之家。因家中有几个堂哥读了大学,家里的田产也需要有人打理,长辈不再允许他外出求学。好男儿志在四方,何况是在二十世纪外族入侵、生灵涂炭的时候!不知是炊烟袅袅的黄昏,还是薄雾微露的清晨,这个不服输的小伙子悄悄离开父母妻儿,报考了黄埔军校。 家人最后一次见他,大概是抗战爆发后的1937年。曾祖父把妻子和幼子从南京送回老家,那时谁也不知此一别即为永别。抗战爆发后,鲁西北迅速沦陷,直到抗战胜利方得光复。曾祖父自1937年再未还乡,音信渺渺,祖父和父亲亦不知其生死。上世纪八十年代两岸通信通航后,每每听到有老兵从台湾来信或回乡探亲,父亲总要骑着自行车去拜访打听。然而每次都是失望而归,那失落的心情,至今想起,仍是心酸。 历史的原因,祖父极少提及曾祖父的事情,我也只是从祖母那听到一些零星碎片:说曾祖父大约是黄埔三或四期,专业是炮兵指挥。读大学后,我开始尝试查找,但图书馆相关藏书极少。2002年祖父因病抱憾离世时,父亲叮嘱我,定要寻找曾祖父的下落!5年多后,父亲也离世,父母在,总觉得自己是小孩子,父亲离开让我觉得自己的安静世界瞬间崩塌,那种深刻的悲痛,更坚定了我寻找曾祖父下落的信念。父亲离开时我已23岁,相形之下,祖父最后见到他的父亲时尚是7岁幼童,硝烟弥漫、战火连年连着时局动荡、岁月荒唐,这期间不知有多少牵挂、血泪和苦难? 后来的查找我主要是从网络查询下手。早期网上关于国民革命军的资料也少,且多为图片,翻了多期的密密麻麻的学员名录,也未找到曾祖父的名字。姐姐还曾到广州黄埔军校旧址找过,学员名单只有第一到第三期,也未找到毕耜(肆)昌。我也怀疑过他读的是否黄埔军校?他报考用的是和本名相差极大的化名?随着时间推移,有一些期次较为详细的学员通讯录在网上出现了。2014年的一天,我尝试用籍贯、黄埔、姓氏为关键词搜索,终于在翻了无数屏以后有了突破:“毕福昌〈〉祥五〈〉23〈〉山东夏津〈〉山东夏津县城北毕庄交”,这是黄埔九期毕业通讯录的内容!我是很幸运的,因为夏津县未曾改名、毕庄村亦未曾改名,夏津只有一个毕庄、毕不是大姓,我们村只有一个人上过黄埔。这时,我赶紧回去请叔叔查看影子(鲁西北春节供奉的先人牌位,仅年三十到初二供奉,平时由老人收藏),上名毕富昌。此时,我才意识到经验主义错误害人不浅。自我起上三代,家族男子都按派系辈分取名字,大人都说他是昌爷爷,我一直误认为他的名字是毕耜昌,想当然的按“耜”的同音字来查询。不巧的是他这一代,几兄弟并没有按照这种方式来取名,家谱轴子上他的名字是毕福昌,还有他的堂哥毕荣昌等。后经查证了解到,黄埔九期1931年入学、1934年毕业,据此我推断是祖父那代老人误将1934年误记为黄埔三、四期了。 曾祖父的生平及下落依旧是个迷。直到2017年的一天,我又用关键字组合的笨办法(籍贯、姓名)刷百度,一屏一屏的翻,翻到了博友“永远的抗战”的博文《抗战殉难官佐录(补充中)》:“十二月 陆军第三师谍报队中校队长毕福昌(山东夏津人 五日德山)”,此时我才得知,老人家早已于多年前壮烈殉国,遇难时年纪和现在的我差不多。那12月5日是哪年?德山在哪里?因为夜里不能开电脑惊动宝宝,也因为帖子中阵亡的官兵名单太长(悲壮!)、我情绪激动手机刷屏太快,错把民国三十二年看成了别的年份,用错的年份和德山组合再搜索,怎么都找不到有效的信息,只好懊恼睡下。第二天发现年份错误后重新计算,1943年12月,德山,查到一个我不熟悉的战役——那是常德会战!我开始找常德城资料,学习常德会战史料,搜索国民革命军第十军三师的消息。我想要去三师搏命与日军争夺的德山去祭拜,看是否还能寻找到墓地。 另外,家里没有保留下来曾祖父的照片,我的父亲都没有见过,我迫切的想到照片!搜索到某些档案馆是有黄埔生照片,很快我查到浙江档案馆和广东档案馆有黄埔通讯录档案,最难能可贵的是还有电子版。虽浙档有黄埔九期很多学员的照片,但没有曾祖父的照片,后我电话联系得知,他们的部分材料是从其他档案馆借调的,并不全。联系了广东档案馆后,也是类似的答复。经过了解,湖南档案馆可能有九期通讯录,试着打了湖南档案馆的电话:我说明了情况,不到1分钟,电话那头的老师说有照片!此时此刻,我确实是语无伦次到结巴了,除了感谢不知道说什么好。档案馆的老师还说,她们很感激感念抗战将士在一线的奋战和牺牲,会把照片扫描盖章寄给我,让家人留个纪念,在此,也要对湖南档案馆表示真诚的感谢!收到照片,看到英姿勃发的曾祖父,酷似年轻时的父亲,我和姐姐在电话中终于痛哭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毕福昌履历 在找照片的时候,我认识了明月江客老师,他告诉我,曾祖父如果不是在常德殉国,也会在衡阳殉国,三师在常德、衡阳两次血战中都损失惨重,兵员丧失殆尽。由于经历了几次恶战,三师健在的老兵相较其他部队更是极少,在明月老师和吴缘老师的帮助下,我辗转联系、拜访了重庆的于卓然老人和绍兴的陈瑞璋老人,遗憾是余老当年是普通士兵、并不认识我曾祖父,陈老已经太衰弱没办法再正常交流,但能和曾祖父当年同战壕的战友通话、见面,于我也是一种莫大的慰藉。 为了能曾祖父生平履历等资料,我多次联系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简称南京二档)。几次电话都说没有资料。后因要查一本书,材料快递过去以后,我去电核实,工作人员发现沟通有误,没有我要找的书。又过几天,二档主动打电话给我,说查到了曾祖父一段时期的《任职表》和其他资料!二档史料浩繁,数字化还不完全,所以还是要有节奏的电话咨询加函询或亲自到馆查档,说不定某次,就能查到想要的材料。在这份材料里,我之前的疑惑进一步得到了解释:曾祖父曾经参加过参谋本部小炮干训班,这应该就是;祖母认为他是黄埔炮科出身的原因了。除了各地档案馆,部分图书馆也有相关材料,比如我在安徽一所大学查到了《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 第二编 作战经过(一)》一书中的《常德会战第九战区各部队营长以上阵亡日期及地点调查表》,表中就有曾祖父殉国的记录。 2018年3月,常德会战研究会发布和出具了《关于毕福昌殉国于常德会战的研究报告》,根据各位专家的长期仔细研究,我终于了解了曾祖父殉国的经过: 1943年11月2日,日军6万余人分3路进攻湘鄂,妄图夺取湘西重镇常德,拉开常德会战序幕。11月18日,日军进犯涂家湖,常德守城战开战。 11月19日,第10军奉命从衡山驻地出发,千里驰援常德。部队跋山涉水,平均每天急行军逾百里,日夜兼程赶赴常德战场。 第3师于11月26日拂晓前在汉寿县东岳庙、李家巷、仙人桥就攻击准备位置完毕。26日午,以第3师指向牛路滩、谢家铺之敌攻击,再指向石门桥、新兴咀、德山地区之敌攻击。 11月29日深夜,第3师突破石门桥敌阵地,向德山攻击挺进,血战至30日下午3点左右,一举攻克德山。 12月1日,周庆祥师长率第3师将士死守德山,与四千蚁敌激战4昼夜,白刃肉搏,血染山岭,双方伤亡惨重,德山阵地巍然不动。 12月5日中午,中校附员兼谍报队队长毕福昌殉国于德山孤峰岭。战至黄昏,因我伤亡过众,兵力悬殊,部队向西南突围,德山再度失守。 12月9日,第58军反攻收复常德城,我军乘胜追击,将日寇赶回老巢,取得常德会战的胜利。 此役第3师作战英勇,杀敌甚多,阵亡官兵1399人,失踪43人。 常德会战清理战场后,曾祖父遗骸就地掩埋于德山孤峰岭。解放后德山修建工厂,墓地被毁。 常德会战中国军抓获的日军俘虏 2018年4月15日,我在常德会战研究会钟会长和几位专家的带领下,重走了常德会战战场、祭拜了先曾祖父,八十年的寻找,七十五年的孤魂漂泊,终于有后人前来战场祭拜了!春雨过后,江汽氤氲、草木丰茂的德山孤峰岭上,燃香奠酒三叩首,我对曾祖父说,七十五年,后人来看你了…… 作者在常德德山拜祭曾祖父 寻找和查证过程有太多曲折,感谢常德会战研究会的钟云鹏会长,感谢明月老师、冰雨、吴缘老师、鱼师座,感谢我的老同学、老朋友们,也感谢自己的坚持和执着!我坚信雁过留痕,细致耐心、敢于试错、敢于求助,自助者多助! 上善若水,德山有德,愿曾祖安息,愿申烈之路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