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政公报任官令
郭松龄已经当上奉军副司令,为何还要残害同僚,背叛张作霖? ... ...
2021-10-4 09:29| 发布者: 版主1| 查看: 1743| 评论: 0|来自: 百度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的主要派系之一,因为其首领张作霖出生在奉天,所以被称为奉系。张作霖是近代时期的风云人物,他虎踞东北,一度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从一个普通的小头目,一步步坐到“东北王”的位置,张作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张作霖没有上过军校,他出身绿林,但尊师重道,并且知人善任,善于笼络人才。在奉系内部,张作霖是绝对的权威,与古代帝王权术相差无几。奉系当年之所以非常强大,离不开张作霖对人才的任用。 张作霖重用人才,也敢用人才,比如杨宇霆、张宗昌等。奉系的内部派系林立,有旧派和新派之分,新派又有士官派和陆大派的区分,可是张作霖还是能够将他们牢牢地攥在手心。张作霖始终没有想到,自己提拔用来“辅佐”儿子张学良的人才,竟然会起兵造反,直接让奉系元气大伤,他就是新派(陆大派)军阀代表郭松龄。 郭松龄,字茂宸,1883年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渔樵村,据说他还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裔。郭松龄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私塾先生,母亲是典型的农村妇女,由于家里并不富裕,郭松龄一直在家帮工种地。由于父亲工作的调动,郭松龄20岁时进入省城在董汉儒开设的书院学习,他在此期间接触到很多新兴的知识。日俄战争爆发后,郭松龄产生从军报国的念头,于是进入奉天陆军小学堂,而后被选入奉天陆军速成学堂学习。 在中国革命激荡的年代,郭松龄加入同盟会,开始信仰三民主义。1912年,郭松龄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次年进入中国陆军大学,毕业后在北京讲武堂担任教官。1917年,孙中山先生组建护法军政府,郭松龄毅然投奔孙中山,护法运动失败后,郭松龄只好返回奉天,在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担任战术教官。当时恰好张学良也在讲武堂学习,经过少帅张学良的推荐,郭松龄被张作霖委以重任。 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郭松龄从奉军第二团团长直接升至奉军京榆驻军司令部副司令。在奉系内部,郭松龄其实一直不被重用,并且还受到杨宇霆等人的排挤,如果不是张学良信任他,他不可能升迁如此之快。郭松龄并没有因此心怀感激,而是暗中联络冯玉祥共同反奉,还打着救国的旗号。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救国,为何还要联络大军阀冯玉祥?为何偏要以背叛“恩人”的形式来证明?这些不得不让人怀疑。 1925年,郭松龄与夫人韩淑秀前往日本考察军事,他听闻张作霖派人正在日本购买武器,还要与南方的国民军开战,他愤慨至极,于是决定起兵反奉。难道因为一件事情,郭松龄就要背叛张作霖?并不是这么简单,即便有张学良的举荐,张作霖也对他委以重任,但杨宇霆在奉系内部实权还是比较大的,他更加得到张作霖的赏识。郭松龄在奉系内部遭到排挤,尽管自己身居要职,但还是不满足,希望得到更多,这样的情绪在他的内心日益高涨,直至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而爆发。 同年11月,郭松龄在滦州起兵反叛,当时张作霖的帐下有“五虎将”,分别是李景林、韩麟春、张宗昌、姜登选和郭松龄。其中姜登选是一个性格豪爽,能与士卒共甘苦的将领,他重情义而轻钱财。如此优秀的一个人,却遭到郭松龄的残忍杀害。当时郭松龄起兵造反,姜登选想劝阻他,郭松龄不但不听,反而还劝姜登选一起反奉。作为奉军将领,姜登选认为吃着老张家的饭,却要反过来对付老张家,这种做法实在是不忠不义。 郭松龄对此恼怒不已,不仅没有停止反叛的行为,反而还将同僚姜登选残忍杀害,并将其遗骸弃置荒野。姜登选与其他奉系将领不一样,他待人诚实,为官清廉,治军严明。姜登选遇害后,其驻地的军民无不怀念他。对于郭松龄的起兵,张作霖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始终把郭松龄看作是辅佐儿子张学良的重要人物,所以很多新到的武器都是先给郭松龄部使用,对他可谓是寄予厚望。 起初,张作霖还误以为是张学良和郭松龄一起反叛,弄清真相后,他先让杨宇霆隐退,免得落人口实,然后再让张学良去劝降。无论张学良怎么劝,郭松龄始终不愿意回头,当时奉军的精锐都是在郭松龄的麾下,若不是日本关东军趁机插手,张作霖很可能就直接撤出奉天了,最终郭松龄兵败而死。 郭松龄的反叛导致奉军的实力急剧下滑,张作霖也因此大伤元气。对于郭松龄的反叛,史学界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觉得郭松龄是爱国将领,但更多的人还是觉得郭松龄是一个“白眼狼”。对此,大家有何不同看法? 来源:百度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276849687377782&wfr=spider&for=p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