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讲武堂英烈谱·白乙化(第十期步兵科肄业)
姓名:白乙化
生年:1911—1941籍贯:辽宁辽阳出身:东北讲武堂第十期步兵科肄业 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毕业职务: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副司令员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步兵第十团团长
白乙化,满族,字野鹤,学名容欧,雅号小白龙、平东洋。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在家乡组建平东洋抗日义勇军。1935年参加组织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抗战后开辟了丰(宁)滦(平)密(云)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丰滦密根据地的创建者。1941年2月在指挥密云马营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0岁。2014年9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白乙化1911年6月11日出生在辽阳太子河区石场峪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1928年考入沈阳东北军教导队,后进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十期步兵科学习,结识同乡同学、中共党员邹大鹏,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因不满军阀混战,次年离开讲武堂到北平,当年秋考入中国大学政治系预科。1930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白乙化向校方提出抗战申请,“吾当先去杀敌,再来求学。”受党委派当年秋只身返回辽阳,以教书为名,联络四方志士,宣传抗日救亡,秘密积蓄力量。次年,突袭了辽阳警察局,组织起抗日义勇军,号称“平东洋”,转战于辽西、热北、锦西,连战连捷,队伍很快发展到3000多人。白乙化的绰号“小白龙”由此流传开来。1933年春,白乙化所部粮弹不继,退入关内,被国民党部队强行缴械遣散。他愤然返回北平中国大学,从事学生运动。在北平香山举办军事夏令营时,白乙化任总队长。他利用自己的军事知识和经验,教授青年学员,并一起跌打滚爬,投弹射击,深受同学们拥戴。1935年获得中国大学学士学位,毕业留校任职,他继续从事抗日救国运动,组织“东北问题研究会”,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学生中产生广泛影响。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这天清晨,白乙化带领同学机警地绕开把守中国大学校门的警察,沿途联络和接应了师大女附中、市立女一中学生,最早抵达了原定集合地点新华门。学生们向蒋介石派来处理华北局势的代表何应钦请愿毫无结果,遂改请愿为游行示威。白乙化走在队伍的最前列,途中遇到反动军警镇压,双方展开搏斗,他勇猛无畏的打倒了几个军警,因此被称为学生运动的“虎将”。1936年2月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一个集会上进行宣传鼓动时被捕入狱。当年夏天出狱后,党把他安排到绥西东北垦区工作,不久担任中共垦区工委书记。他在开荒种地的同时,秘密发展中共地下组织,在进步青年中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卢沟桥的枪声,点燃了熊熊的抗日烽火。根据当时的形势,他当机立断,在垦区组织了武装暴动,成立“抗日民族先锋队”,亲任总队长,向抗日战场进发。1938年率部到达雁北后,组织部队学习和整顿,队伍素质得到提高,并配合八路军三五九旅,粉碎了日伪对雁北抗日根据地的大举围攻。1939年,抗日民族先锋队来到平西,与冀东抗日联军合编为“华北抗日联军”,白乙化任副司令员。在他的严格训练下,“抗联”逐步成长起来。曾在楼儿峪截击日军奥村中队,激战了三天。他们先把敌人分割开来,不料敌人阵脚未乱,继续顽抗。白乙化抬头环顾四周,转身拍拍警卫员,端过步枪,瞄准远处一块大石后的几个旗语兵,连续打倒三个,这下子敌人失去指挥,变得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他率先上了刺刀,带领战士冲入敌群进行肉搏,把不可一世的奥村中队打得溃不成军,打死打伤敌军130多人,大振了抗日军民的士气。不久,华北抗日联军又改编为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步兵第十团,白乙化任团长,他们多次打败敌人的大“扫荡”,巩固了平西抗日根据地。为了使平西和冀东连成一片,对日伪华北统治中心北平形成三面包围,切断连接华北和伪满洲国的交通干线——平古铁路,1940年春,白乙化奉命挺进平北,开辟丰(宁)滦(平)密(云)敌后抗日根据地。他深知这一地区沦陷已久,敌伪驻有重兵,具备一整套完备的统治机构,这次无异于虎口拔牙,任务非常艰巨。他制定了“梯次进兵”方案,以三营及部分团直人员作为先遣队,先期进入密云西部的水川地区,深入发动群众,为主力部队的到来打好基础。不久,他以长城名塞居庸关为突破点,闪电式穿过平绥路,在昌平县沙塘沟首战毙伤敌军60多人,再战山神庙歼敌一个排,又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用十分钟攻下了琉璃庙,缴获颇多,给平北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在密云赶河厂与三营会师以后,他对敌情、民情和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调查后,把横跨长城内外的云蒙山区定为根据地的中心区。这里林深草密,沟壑纵横,又是伪满政权和伪华北政权的接合处,东临平原,地理条件很好。他从十团抽调40多名干部与上级党委的工作组一道发动群众,建立了抗日政权,自己则率主力北出长城进行游击战争。为了吸引敌人,减轻内线压力,他们故意大白天行军,敌人得知后,急忙派出300多名日军前来追击。他又故意布下迷魂阵,让每个班的灶台上都写上连的番号,日军见对方声势很大,再看看宿营地情况,不得虚实,既怕被吃掉、又怕被甩掉回去不好交差,就这样被白乙化部牵着鼻子耍弄了六天。他见时机成熟,突然甩掉敌人,一举捣毁了五道营子的据点,接着东进小白旗重创敌军,然后南下袭击司营子据点,又北上攻克虎什哈据点。突然间又销声匿迹,正在敌人摸不着头脑之时,他们又突袭大草坪,歼敌一个营。白乙化对游击战术十分娴熟,忽南忽北,声东击西,把敌人搞得团团乱转,惊呼“延安的触角伸进了满洲!”内线人民在这有利的条件下,纷纷摧毁了伪保甲政权,成立了抗日政权和救国会、自卫军等群众组织,根据地很快建立起来。
在完成外线作战目的之后,7月,白乙化率部返回长城内。他热情支持地方工作,协助根据地建设,组建各区游击队,广泛拜访地方上层人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配合“百团大战”,白乙化两次出击平古路,破坏了敌人的交通线,鼓舞了丰滦密人民,根据地得到了发展,因而受到了晋察冀军区的表扬。敌人面对新生的丰滦密根据地,眼看着它一天天地壮大,心里十分恐慌。9月11日,日伪军发动了为期78天的大“扫荡”,他们抽调了4000多人,妄图赶走十团,吞食丰滦密根据地。在险恶的形势面前,白乙化沉着应战。针对敌强我弱和四面被围的情况,他制定了到外线去打击敌人,开辟新地区的反“扫荡”方针。命令三营留守根据地,在内线与敌人作战,自己则亲率一营从敌人包围圈的薄弱环节跳出去,取得敌后作战的一系列胜利,同时在长城外新开辟大片地区。三营则采用分散游击,集中歼敌等战术,与根据地人民一道连续打击敌人。日伪军遭到内外夹击,损兵折将,不得不草草结束了“扫荡”。白乙化又及时返回内线,寻机打击撤退之敌,一举歼灭日军“常胜部队”哲田中队,取得了这次反“扫荡”的胜利。由于白乙化智勇双全,能文能武,加上十团屡战屡胜,根据地迅速发展,丰滦密人民十分信赖和拥戴他。他们把“小白龙”的绰号和当地的神话故事连在一起,说白乙化是神龙的化身,是上天派他来解救受苦受难人的,他向上倒长的大胡子能“预知凶吉”,到处流传着他的传奇故事。一次,白乙化和战友去龙泉庵,住持老僧久慕白乙化大名,无缘相见,今日得知这位战士装束的魁梧军人就是“小白龙”时,一定要当年的“白才子”题诗留念。他饱蘸浓墨,笔走龙蛇,赋五律一首:古刹映清流,松涛动夙愁。原无极乐国,今古为诛仇。闲话兴亡事,要得世外游。燕山狂胡虏,壮士志增羞。1941年春节前夕,白乙化在马营会议上提出“把丰滦密根据地进一步向伪满统治区扩展,将武装斗争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并作了战略部署,要求同志们提高警惕,严防春节期间敌人偷袭。不出所料,2月4日,日伪道田“讨伐队”果然来袭。白乙化布下口袋阵,准备全歼敌人。狡猾的敌人从侧面插了过来,与一营迎面相遇,他站在前沿阵地上,手执令旗进行指挥,警卫员害怕意外,硬拉他趴了下来。敌人很快被击溃。为了消灭躲在长城楼子里负隅顽抗的残敌,他再次跃上大青石,挥动令旗,高声命令一营长:“王亢,冲锋……”就在这时,一颗罪恶的子弹飞来,击中了他的头部,白乙化无声地倒下了,为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实现了他生前的夙愿:“如能死在抗战杀敌的战场上,余愿得偿矣!”这场战斗,十团虽消灭敌人117名,取得了重大胜利,但白乙化的不幸牺牲是无可弥补的损失。军民闻讯无不失声痛哭。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发表了《告全军同志书》,赞扬他是“优秀的指挥员、民族英雄、无产阶级的先锋”。白乙化虽然牺牲了,但他亲自创建的丰滦密抗日根据地,不断冲击着敌伪自诩的“牢固”统治,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始终像一把尖刀插在伪满洲国和伪华北政权结合部,时刻威胁着敌伪大本营——北平。
1944年5月,丰滦密联合县和冀东第五区队,为白乙化烈士建立了镌刻着“民族英雄”四个大字的纪念碑。此碑现保存在密云县文物管理所。1984年扩建为白乙化烈士陵园,萧克将军手书碑文:“血沃幽燕,名垂千古”。2006年又建成白乙化烈士纪念馆,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考资料:白乙化[人民网];血沃幽燕小白龙——白乙化[新华网];智勇双全的冀东英雄[中国军网]
页:
[1]